从余嘉豪赴欧洲打球,到杨瀚森征战NBA季前赛,再到中国篮球协会与NBA中国达成长期合作,中国篮球年轻人才的成长路径正在加速突破内循环,向着更宽广的世界舞台拓展。
中国篮球协会的青训布局也正在呈现出内外开花的可喜局面。一方面,向下扎根,重构青少年篮球赛事体系;另一方面,向外拓展,积极融入人才培养的国际循环。
在国内青少年篮球赛事体系构建方面,围绕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青少年篮球竞赛体系这一核心目标,中国篮协精准发力,《中国篮球青少年竞赛体系建设方案》的制定,目标明确,旨在精心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青少年篮球竞赛体系,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优秀篮球后备人才。从基层的广泛参与到顶层的高水平对决,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共同培养和发现人才。而完整的赛事体系也为青少年篮球人才的成长铺就了坚实道路。
新赛事体系对原来的中国篮协U系列青少年赛事体系进行了改革,分为了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新设青少年全国总决赛;第二层级,新设区域赛,统领吸纳原有全国青少年篮球U系列赛和中国中学生篮球联赛;第三层级,打造各地基层赛,向下衔接各省级的省内锦标赛或冠军赛。以此形成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统一赛事体系。这样的层级设计,如同给不同水平的青少年球队量身定制了成长阶梯,让他们能在契合自身实力的舞台上展现风采、积累经验,能在高质量比赛中有所收获。
由于U15组别的赛事是中国篮球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节点,这个年龄段是篮球后备人才成长渠道逐渐分化的分水岭,考虑到现行赛事中的年龄因素,同时也是为了让低年龄段的后备人才获得更多锻炼机会,中国篮协从U15组别开始试点,在不断优化和完善后逐步向其他年龄段开放。
从相关数据来看,截至9月26日,中国篮协U系列青少年赛事在今年已进行了1067场比赛,此外还举办了5次小篮球大区训练营、1次小篮球全国总训练营和4次U14青少年篮球大区训练营。这些数字是中国篮球青训工作扎实推进、不断深耕的有力见证。
在人才输出与培养上,中国篮协积极引导鼓励年轻篮球运动员走出去追逐梦想。10月10日,中国篮球协会与NBA中国签订的多年合作计划,无疑为中国篮球青训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国篮球协会负责人强调:“青训是篮球可持续发展最核心最重要的,必须把体制、机制理顺,这样青少年篮球人才才能够实现可预期的成长。”这次合作计划恰恰是理顺青训机制的重要一环,它为中国极具潜力的年轻篮球运动员敞开了通往世界高水平舞台的大门,将助力他们拓宽视野,提升实力。
在篮球青训与赛事开展的过程中,教练员和裁判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是青训工作以及各级比赛得以顺利进行的主体。对于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养,中国篮协同样重视。借助于在中国、美国以及线上举办的一系列培训项目,中国的教练员与裁判员充分汲取各类知识与经验,持续完善专业素养,实现自我提升,更好地为中国篮球青训筑牢根基。
可以说,中国篮球青训正从每一个细微之处发力,从本土赛事体系改革、国际合作,到教练员和裁判员培养等各方面,都在精心布局、扎实推进。正如中国篮协负责人所说:“青训是中国篮协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通过持续的努力,让中国篮球绽放光彩。”
(中国体育报)